首 页 > 电子商务数字化 > 商务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数字化平台

商务局电子商务进农村综合数字化平台

基础介绍:

    借助移动互联平台技术,构建市县级别的电子商务平台,健全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体系,建设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,培育和壮大农村电子商务经营主体,将农村电商发展与构建“双循环”新发展格局和现代商贸流通体系紧密结合,畅通农产品进城和工业品下乡流通服务体系,促进乡村振兴、农民增收,主要建设内容为县镇村三级物流体系建设、农村电商公共服务体系建设、农村电商流通服务体系建设、农村电商培训体系建设。

主要功能:

模块

功能

描述

完善农村电子商务公共服务

体系

 

电子商务公共服务平台构建

构建基于市县级的电子商务平台,全面实现线上交易、线上支付、线上商品管理、线上物流整合等基本的电子商务能力,全面支持每个商户入驻平台,进行商品上架、交易处理等;全面支持社会大众线上交易,确认收货等,支持完善的收货、退货等电子商务交易。

 

电子商务公共服务中心升级改造

一是在初级版项目建设内容的基础上对民和县电子商务公共服务 中心进行改造升级,建立一个运营中心、一个共享直播间、 一个培训室、一个统仓共配服务办公室;

二是在此基础上对入驻 企业提供电商运营指导服务,包含但不限于产品主图、详情页制作,协助开店上架产品,店铺运营等电商服务;

三是对乡镇、村级服务站点进行培训、指导、 服务。

 

文创产业提升

公共服务中心培育升级不少于一家文创类县域龙头企业,并对企业硬件进行提升改造,提升民和县文创产业丰富程度。

 

公共品牌运营中心

一是注册一个区域公共品牌,设计相关视觉标识(

logo、VI 体系等),并制定相应的管理办法,授权符合管理办法的企业使用形成县域品牌矩阵,并协助有关部门进行监督管理;

二是统筹全县特色产品,组织每年不少于 2 次区域公共品牌宣传推广活动;

三是制作一部不少于 5 分钟县域电商产业发展宣传片;四是协助县域企业及品牌开展“两品一标”认证不少于 3 个;

五是加大县域电商的宣传力度,在国家及省级主流媒体加大民和县电商的宣传力度,每年报道不少于 5 次。

 

企业品牌培育

一是协助不少于 5 家企业进行商标注册服务;

二是培育企业品牌协助对县域内品牌进行宣传推广,提升品牌知名度;

三是在区域公共品牌授权企业的基础上,协助企业进行产品开发、包装设计升级不少于 10 款。

 

品牌包装制作

支持全县区域公共品牌及已有农副产品品牌培育及包装设备,通过项目农副产品包装,带动全县更多农副产品畅销全国,全力发挥项目资金撬动更多农产品交易资金。

 

乡镇站点升级改造资金

对本县前期项目所建站点及供销、邮政等站点开展调研摸底,对“僵尸”站点进行撤销,对重复建设站点进行合并,实现多站合 一,一站多能,最终完成优化运营站点达到 70 个。

健全县乡村三级物流配送体

 

县域物流整合提

升,开展共同配送

与快递企业签订使用协议,免费为广大村民提供快递送达服务;

积极整合邮政、极兔、三通一达等现有快递物流,全面实现我县工业品下乡统一仓储、分拣、配送,力争全县网货下乡实现当日达、次日达,确保农村日用消费品、农资下乡和农产品进城双向配送服务。

 

县级物流仓储配送中心升级

优化整合邮政、快递物流企业,实现集中经营、统仓共配,配置全自动分拣设备一套,进一步实现在原有基础上的提质增效。

 

冷链物流体系建设

根据实际拓展冷链仓储运输、农业生产资料等大件物流服务,以解决农产品上行卖难问题中的物流环节,集信息整合发布、运力统筹调配、货物定向配送、综合协调服务等功能于一体。

推动农村商贸流通企业转型

升级

 

培育龙头企业

 

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,培育包括全县小杂粮、中药材、干货、百合、灵芝、软梨、食用油领域龙头企业。

 

培育龙头企业

支持农产品电商企业的生产加工设备,培育包括全县肉制品类、每日坚果、干果领域龙头企业。

 

同城配送

为应对疫情等突发状况,开展应急保供工作,开展同城配送,鼓励传统商贸流通企业、社区电商团购平台等利用日用品仓配、三级物流、冷链配送等资源,开发线上同城配送平台小程序

培育农村电商创业带头人

电商培训

加强对我县农村青年、初高中毕业生、返乡大学生、退伍军人、 残疾人等各类人员的电商技能培训不少于 300 人次,经过培训从事电商工作人员不少于 20 人,以及网红直播带货达人不少于 10 人。组织电商工作人员、企业负责人等走出去,赴全国知名电商 企业考察学习不少于一次,强化电商能人、带头人等引领型人才培训,努力培养既懂理论又懂技术、既能自己经营网店又能带动致富的电商实用人才

 

返回